2018年5月16日,第六期“智汇苏高新”创新创业大讲堂暨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长三角名师讲堂在苏州高新区举行,此次活动面向苏州企业界、金融界举办,特别邀请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岩教授此次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新机遇”的主旨演讲。
当日,逾两百名来自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投和金融机构管理人员以及部分清华经管学院学员共聚一堂,苏州高新区中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刘开建主持本次讲堂,并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上海办主任昂勤致开场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岩教授作主题演讲
此次讲堂中,朱岩老师结合时代宏观背景与苏州具体发展特征,深刻解读数字经济新时期产业发展转型的新思路、新机遇与新趋势。
数字经济之“新”,在于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十九大之后,中国显著进入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中国原有经济业态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思路。伴随数字经济而来的,则是全新的产业集群体系,内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多版块的协同互融。而传统实体经济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之深度融合,使得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成为决胜挑战的唯一出路。数字经济较之于工业经济,其“新”在于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谷歌的“十倍思维”为其带来了最具变革性的巨大成长,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可以借鉴或比对这种成长思路,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价值贡献不仅仅是基于目前循序渐进的递增,更有望是以十倍或更甚于的效率更好的促进未来社会的运行以及人际互动。
因此,未来中国产业发展、转型、优化、升级,都需要围绕“价值”这一核心进行才具有实际意义。
创造力勿竭泽而渔 智能化不是自动化
面临未来新机遇,传统产业转型抓有两大药方——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老牌工业文明带来了上世界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追赶乃至超越欧美国家的全新路径——从“数字内涵”入手,对工业品进行数字化改造与价值挖掘,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可以打破原有价值链体系,帮助品牌从后端有效带入前端,提高获利能力;
而互联网时代下,受益于互联网精神,产业的发展更需融入共享性、个性化特质。产品从“To B”到“To C”的过程,意味着与更多的社会单元进行协作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开辟全新的市场空间,激活更高的利润价值,也利于以直接、高效、个性化的方式服务于未来人类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在产业转型中亦有问题存在。近年来对产业升级、创客创业的过分强调实质上是对创造力的透支。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创造力,只有以更长效的创造力培养机制为土壤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是创客之“创”的活力之源——正如我国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与此要求同时提出的,则是“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而这一要求之下更有许多企业宣称产品已然实现智能化。需知所谓智能化,区别于自动化,并非基于简单的数据统计进行运算,类人的推理与逻辑才是关键。恰恰绝大多数宣称从事人工智能的企业目前仍停留在基于海量数据的运算统计层面,人工智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沿着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能社会的路径,以“智慧社会”的实现为终极目标,才是所谓智能化深融入未来生活与人类社会,以“十倍思维”优化社会效率的应有之义。
新技术 新需求 新规则
落实产业转型升级,应创造“新需求”为出发点,不断生成“新价值”。 实际上,新经济环境下,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深化利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不断创造诸多全新的需求点,获得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朱岩教授近来组建的“未来服饰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整合来自清华美院、清华经管学院、清华微电子所的专家团队及纺织企业,协同进行“未来服饰”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是之前无论服装设计学院专家或纺织企业都无法想象的,超越服装而办服装,将科技、金融、互联网整合入产品中,使服装作为载体与“数字人”结合,则服装将不拘泥于纺织业、时尚业,甚而向大健康等更泛产业拓展。
而构建“新规则”则是另一大出发点。“得规则者得天下”,新经济环境下的中国,正处于建立并完善新规则的黄金机遇期。而新规则的建立必须有赖于新技术的完善——区块链在中国掀起的热潮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区块链特性决定了其有望融入未来中国金融、艺术、法律、教育、房地产等等各个领域。
以金融领域为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融入,“不可信成本”大幅降低,“去中心化”保证产业诚信、透明的运行规则,而高可信模式下,金融产业将迎来全新的经营规则与价值成长方式。其中,区块链保险(P2P insurance)有望率先成为金融产业突破新出口。
移动性、参与性、智能性
判断一个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未来多边市场效应,需看其是否具备互联网创新产品的以下特征:移动性、深度参与、智能性。
移动性,核心在于产品利用泛在信息创造价值的能力——多产业、多产品、多设备的连接与协同,基于高带宽模式下更优的技术支持,生成全新的价值空间,释放更多的空间信息价值,同时才能为多边市场的建立提供可能性。
参与性,作为共享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参与者能力的提升是决定参与共享程度的关键。值得注意到是,设计数字创新产品,必须将本土文化纳入考量,结合产品辐射文化范畴的特质进行设计运行,才能保证产品的有效性。
智能性,包含硬智能与软智能,分别指机器智能与数据智能,其中数据智能的发展,势必将沿着类人思维模式的逻辑推演与推理判断为目标,进行更深入的发展与优化。
两个公式 一个总结
互联网*传统产业=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
工业时代的重资产,要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价值,有赖于轻资产式的运营模式,通过释放更多的新需求,获得十倍于工业产业时代的市场空间与价值空间。
互联网*传统产业=利用网络规模经济创造价值
工业时代遵循生产型规模经济,而在网络时代,则遵循网络规模经济。不再拘泥于原有的服务或产品本身,连接每一个用户才能使产业释放更大的增值空间,这也是供应方规模经济向需求方规模经济转化的标志。
*关于*
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长三角名师讲堂,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主办,旨在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聚焦中国及全球未来发展必需应对的关键课题。该讲堂集聚中国最优师资智慧,以系列论坛、私董沙龙、专家讲堂等多元形式,为长三角地区卓越企业家定期分享最具实战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名师观点,共同促进新时代下的中国企业家实力转型与变革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