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活动   |   新闻资讯   |   正文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王勇博士:清华科技学堂致力于为下一个独角兽注入创新的DNA

活的时间

2017年4月26日,清华经管学院宣布与腾讯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成立“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清华经管学院与腾讯的这次出其不意的“混搭”合作,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业界人士抱有疑问:清华经管学院为什么会选择创办科技学堂?科技学堂的招生标准如何,又将如何授课呢?走进清华经管学院,我们才能得到答案。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王勇博士亲身参与并促成、见证了学堂的成立,用他的话讲,科技学堂的成立是缘起偶然、谋于多时,着眼未来,致力于为下一个独角兽注入创新的DNA。

缘起偶然 谋于多时 科技学堂不止于知识传授

王勇博士表示,“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是学院的使命,清华经管学院一直致力于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现今,科技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引领着全球经济浪潮,在全球企业市值前十的榜单里,科技公司占据7家之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化催生了数据价值的爆发,也让各种前瞻性的技术,如AI、VR/AR、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受到资本、人才、产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扶持。清华经管学院敏锐意识到,培育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领军人才,正成为当前最具备前瞻性的价值投资与社会责任。“我们想做一个有特色的、对未来经济发展有项目启示的教育项目”,王勇博士说。

做科技类教育项目,清华经管学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清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工科优势,特别在人工智能、核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方面都很强,经管学院建院30多年来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教育经验。但学院设想的不止于此,“我们不想做一个简单的‘搬运工’,只传播知识,学院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培养出思想引领、洞察未来、更有远见的思考者,是要让教育从传递知识提升到开启智慧的层面。”王勇博士回忆着项目酝酿初期的种种思考,必须要让企业参与进来,加入鲜活的商业实战案例才能让项目更贴近市场需求。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谋划已久的“大计”成形了,“最初的原因就是马化腾在清华就读企业家学者项目”,王勇博士是清华企业家项目的负责人,随着接触的深入,学院发现腾讯的气质和清华很接近,彼此的理念也很契合。腾讯具有独特的商业管理智慧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打造科技生态圈的需求。基于这样的判断与沟通,清华经管学院和腾讯达成了共识,一起着眼未来,共同做好这个科技企业的领军人才培训项目,发现并帮助一批独角兽型高科技企业更好地成长。

汲取清华百年营养 科技学堂应势而生 大有可为

一个“高精尖”、科技感十足的项目为什么以“学堂”命名呢,其实这源于两方面的考虑。“学堂”的提法来源于“清华学堂”,王勇博士介绍说,清华大学起源于“清华学堂”,她是在清朝末年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从全国各地招收十四五岁的孩子来清华学堂学习,再送到美国读大学。育人重于传授知识,这当中产生了很多学术大师和其他领域的栋梁之才。之所以叫“学堂”,就是想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实行导师制,注重对人才的培育。现在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一年就开一个班也叫“大学”,而这个项目叫“学堂”,也是希望汲取清华百年营养把她做小、做精。

中国经济经过了近40年的快速发展,驱动这一时期企业成长的生产要素主要是资金和自然资源。但最近几年来,国内外一批高科技公司都取得了惊人发展,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大都是科技型公司。“现在的中国经济也面临转型,我们判断,未来推动企业成长的生产因素一定是技术和人才,对技术和人才的投资回报会越来越突出”,科技学堂应势而生,王勇博士说这当中涉及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技术、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只不过是随着社会进步、需求升级,人们对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期望值大大提高。之前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相比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但现在其他要素的边际效用下降了,导致技术的边际效用大大上升。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大大增加,科技型企业依靠技术优势快速成长,传统企业也希望用技术推动企业转型。无论是高科技企业对新技术、黑科技的追索,还是传统企业对科技的拥抱,都使得技术、人才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第二,企业能帮助技术找到应用场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使产学研得到很好结合。一项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不仅需要研究者在前沿探索,还需要实践者(企业家)为其找到应用场景、执行者(团队)能把应用方案很好完成。随着商业环境的成熟完善,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的涌现,现在的产学研结合越来越好。比如移动支付、大数据、甚至在线教育都通过技术实现了突破。再比如AI,现在微软、谷歌、腾讯、百度等巨头科技公司都在做大量投入,为AI寻找应用场景,相信一定会促进AI的应用。同时,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使技术不再一味在象牙塔里、深锁闺中不为人知。现在技术和实际应用能较好结合,使科技转化成商业应用的难度降低,进程大大缩短。

第三,科学研究是高风险的高投入,技术型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科学研究一旦成功,收益巨大;一旦失败,损失巨大。科技转化为商业应用有其内在规律,科技型企业在管理上有其独特性。如何做好一个科技型企业家?如何提高创办科技企业的成功率?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帮助他们把握一些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一些商业模型,分享一些鲜活的管理经验,以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企业,提高科技企业的成功率。

着眼未来 汇聚全球“最强大脑” 植入“科技基因”

科技学堂的学员必须是企业创始人,而且创办的公司要发展到A轮之后。所属领域不限于互联网,还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健康医疗、物联网、金融科技、区块链等。“技术的原创性、前瞻性是筛选时特别看重的”,王勇博士解释说,学员的公司必须在其领域里具有技术领先性,而且应该是能影响社会、商业进步的技术。

科技学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聚焦于科技前沿和宏观研判,致力于提升学员的商业智慧和领导能力,帮助其建立全球视野,全力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学堂的课堂设置会涵盖中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及相关产业政策等全方面的内容,会延邀全球各个技术领域内最顶尖的科学家来为学员授课,并零距离与学员沟通交流,引导他们对未来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会把一些经典商业智慧和一些鲜活的企业实战管理经验传授给学员,提升他们的实战管理能力;这里会有清华的知名教授开坛授课,也有一批业界大咖导师言传身教、做教练,发挥腾讯的作用;我们会带学员去硅谷、西雅图、以色列学习、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其他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里的前瞻技术……“王勇博士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科技学堂的一个个课程设想,未来这些都将一一实现。学堂会通过社群方式建立一个交流场所,包括学者、导师、创业者、政策解读者将和学员们一起交流、共融。

“我们不做投资,只教书育人。我个人希望,所有学员学成后,他创办的企业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但我更希望的是能培养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提升他们的商业智慧和实战能力,能在科技领域持续地探索,引领全球科技企业的发展。”王勇博士对科技学堂的发展满怀期待,也很幸运自己能亲身参与其中。

恰逢其时,应势而生的科技学堂已扬帆起航,势必在这场科技探新之旅中高歌猛进,为下一个独角兽注入创新DNA。

上一条: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发布,马东、胡玮炜等人共探“创业”

下一条:腾讯与清华经管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启动“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