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活动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执行力阶段培训心得

活的时间

“上飞之星”人才培养班第二阶段的核心内容是“执行力”的训练。本次培训由清华经管学院为我们设计和策划,让我骄傲地作了一回清华学子。五天的课程和训练开拓了我的视野,加深了对管理沟通和协同执行等知识的理解。

从朱岩教授的“信息社会的新商业规则”、李剑青老师的“管理沟通之道”,到张进教授的“授权与激励”,最后到谢伟教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较为系统地传授了管理人员在新环境如何提高管理执行力及其应用实践方法。最为深刻的是培训期间安排了为期一天的素质拓展训练,虽然培训结束,此刻已回到家,我仍然腰酸背痛地回味着当时的点点滴滴。整个培训过程中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引发很多的思考,学员每天开展大量的讨论。本次培训过程中,所有的思考和心得体会,均从最震撼我的四句话开始:

第一句话:“了解新词汇,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思维不落后,不阻碍社会发展”——了解环境,学会利用新工具是提高我们执行力的前提。朱岩教授告诉我们,在网络时代,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搜索,善于利用一切可以掌握的信息,有速度,有创新!时代在不断地向前,不学习就是落伍,就是阻碍这个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作为企业的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中坚力量,一定要掌握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做创新社会的弄潮儿。第一堂课,我就被教授所列的很多新名词给懵了,当天晚上的讨论会上,对于第一次听说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与智力人口红利”的话题使得三个小组的舌战十分激烈。显然,在讨论前每位同学都认真地学习了这些新名词,并试图更加深刻地理解它,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思考虚拟人力资源在我们公司的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在学习期间,我们也建立了班级微信群,这样一个公共平台,不仅可以联络学员间的友谊,还能经常交流工作,共同提高,也许哪天,我的某些资源正是哪个部门缺少的,我也能在职责之余协助其解决难题,对他们而言,我不就是他们的虚拟人力资源了吗?

第二句话:“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有效沟通是我们提高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学会有效的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在课堂角色扮演互动环节,我代表学习团队扮演了管理者与下属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总是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总是不愿意真正认真地倾听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当我在游戏中处于这个场景时,我才发现,其实平时工作中,我们的直接上司对我进行沟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境。学会换位思考最容易达成目标共识,因此我们要学会沟通的策略,掌握沟通的技巧,平时多与上司、下属做有效的沟通,沟通顺畅,更容易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绩效自然能够不断提高。

第三句话:“地球少了你照样转”—— 团队永远是我们执行力的保障。有时候,我们确实高估了个人的力量,其实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虽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不能事事亲力亲为。所谓能少你,则重点是指管理者要懂得授权、懂得如何激励整个团队,带领团队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在组织中,中层管理者扮演的是上传下达、组织执行的角色。在拓展训练时,我们每一个项目都是团队合作项目,离开了团队,所有的任务都无从完成。而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我们站在四米高的毕业墙前,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要徒手翻越这高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18分钟后,34名学员的最后一个翻过去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异常兴奋与感动,正如老师提醒我们的“你还记得你是踩在谁的肩膀上上去的?”“你还记得是谁在先抵达后回头伸手拉你一把?”,我们取得的成功,是整个团队的胜利,是集体的力量。

第四句话:“创新并不难,前进一小步”——问题就是创新的起点。事物在发展,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难点、解决问题、反馈结果,才能不断地打破牵绊,顺利前行,每前进一小步,就是我们的创新。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是执行力的最终目标。

总的来说,老师们在引导我们的时候,更多地是去引发我们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学习的方法,教授的开放式问题留给我们很多的“课后作业”,如何做好这些作业,需要我们在培训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努力在实践中解决碰到的新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链,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张清莲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飞之星”人才培养班

上一条:清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教育项目亮相巴黎航展

下一条:脚踏实地 忠于职守——以高效的执行力助大飞机事业腾飞

关闭